烧结砖怎么控制温度与成分
根据温度和成分不相同焙烧出来的色彩就不相同。
一般是将焙烧温度操控在900~1100℃之间,使砖坯烧至有些熔融而烧结。
若是焙烧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则易发作过火砖。
过火砖的特征为色深、敲击声脆、变形大等。
若是焙烧温度过低或时间缺乏,则易发作欠火砖。
欠火砖的特征为色浅、敲击声哑,强度低、吸水率大、耐久性差等。
当砖窑中焙烧时为氧化气氛,因生成三氧化二铁(Fe2O3)而使砖呈赤色,称为红砖。
若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后,再在恢复气氛中闷窑,赤色Fe2O3恢复成青灰色氧化亚铁(FeO),称为青砖。
青砖一般较红砖细密、耐碱、耐久性好,但由于价钱高,当时出产运用较少。此外,出产中可将煤渣、含碳量高的粉煤灰等工业废料掺入制坯的土中制作内燃砖。当砖焙烧到必定温度时,废渣中的碳也在干坯体内燃烧,因此可以节省许多的燃料和5%~10%的粘土材料。内燃砖燃烧均匀,表观密度小,导热系数低,且强度可约20%。
烧结多孔砖简称多孔砖
是指以黏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具有竖向孔洞(孔洞率不小于2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的砖,型号有KM1,KP1和KP2三种。
烧结空心砖尺寸规格:
圆孔直径≤22mm
非圆孔内切圆直径≤15mm
手抓孔一般为(30~40)×(75~85)mm
烧结空心砖尺寸规格长度为290,240,190mm
宽度为240,190,180,175,140,115mm
高度为90mm.
烧结砖的生产,需要经过重要一步--干燥,经过干燥之后,质地更硬,更加有棱有角,它的性能体现的更加明显,它的砖坯干燥过程如下:
1、平衡干燥阶段,此时干燥速度逐渐趋近于零,坯体中的水分不再减少,留在烧结砖坯体中的水分等于固体颗粒所吸附的平衡水。
平衡水的含量取决于物料的性质、颗粒大小和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湿度。
2、减速干燥阶段,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坯体中的水分减少,烧结砖坯体中的有效蒸发面积减少,干燥速度逐渐降低。
此外,水分从表面蒸发的速度**过自坯体内部向表面扩散的速度,因此干燥速度受空气的温度、湿度和运动速度影响较小。
3、等速干燥阶段,在此阶段水分大量排出,当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不变时,水分的排出速率近似是恒定的,故称为等速干燥阶段。
此外,水分的蒸发仅发生在坯体的表面上,干燥速度等于水分的蒸发速度,故凡是影响表面蒸发的速度能影响干燥速度。
烧结砖目前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许多建筑工程会选择的耐火材料,它的干燥过程分为以上三个阶段。
1、平衡干燥阶段,此时干燥速度逐渐趋近于零,坯体中的水分不再减少,留在烧结砖坯体中的水分等于固体颗粒所吸附的平衡水。
平衡水的含量取决于物料的性质、颗粒大小和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湿度。
2、减速干燥阶段,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坯体中的水分减少,烧结砖坯体中的有效蒸发面积减少,干燥速度逐渐降低。
此外,水分从表面蒸发的速度**过自坯体内部向表面扩散的速度,因此干燥速度受空气的温度、湿度和运动速度影响较小。
3、等速干燥阶段,在此阶段水分大量排出,当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不变时,水分的排出速率近似是恒定的,故称为等速干燥阶段。
此外,水分的蒸发仅发生在坯体的表面上,干燥速度等于水分的蒸发速度,故凡是影响表面蒸发的速度能影响干燥速度。
烧结砖目前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许多建筑工程会选择的耐火材料,它的干燥过程分为以上三个阶段。
作为专业烧结砖厂家我们在烧制产品时对原料都有什么样的要求,选用什么样的原料才能烧制出高质量,耐用的产品,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
普通粘土砖的首要材料为粉质或许砂质粘土,其化学成分是SiO2、Al2O3和Fe2O3和结晶水,由于地质生成条件的不同,可能还含有少数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等。粘土砖的生产工艺首要包含取土、炼泥、制坯、枯燥、焙烧等。
除粘土外,还可利用页岩、煤矸石、粉煤灰等为质料来制作,这是由于它们的化学成分与粘土类似。但由于它们的可塑性不及粘土,所以制砖时常常需求参加一定量的粘土,以满意制坯时对可塑性的需求。
砖坯中的煤矸石和粉煤灰属可燃性工业废料,含有未燃尽的碳,隧砖的焙烧也在坯体中焚烧,因此节省很多焙烧用外投煤。这类砖也称内燃砖或半内燃砖。
质料中杂质的含量对粘土砖的焙烧温度及成品的色彩等也产生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