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砖怎么控制温度与成分
根据温度和成分不相同焙烧出来的色彩就不相同。
一般是将焙烧温度操控在900~1100℃之间,使砖坯烧至有些熔融而烧结。
若是焙烧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则易发作过火砖。
过火砖的特征为色深、敲击声脆、变形大等。
若是焙烧温度过低或时间缺乏,则易发作欠火砖。
欠火砖的特征为色浅、敲击声哑,强度低、吸水率大、耐久性差等。
当砖窑中焙烧时为氧化气氛,因生成三氧化二铁(Fe2O3)而使砖呈赤色,称为红砖。
若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后,再在恢复气氛中闷窑,赤色Fe2O3恢复成青灰色氧化亚铁(FeO),称为青砖。
青砖一般较红砖细密、耐碱、耐久性好,但由于价钱高,当时出产运用较少。此外,出产中可将煤渣、含碳量高的粉煤灰等工业废料掺入制坯的土中制作内燃砖。当砖焙烧到必定温度时,废渣中的碳也在干坯体内燃烧,因此可以节省许多的燃料和5%~10%的粘土材料。内燃砖燃烧均匀,表观密度小,导热系数低,且强度可约20%。
1、平衡干燥阶段,此时干燥速度逐渐趋近于零,坯体中的水分不再减少,留在烧结砖坯体中的水分等于固体颗粒所吸附的平衡水。
平衡水的含量取决于物料的性质、颗粒大小和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湿度。
2、减速干燥阶段,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坯体中的水分减少,烧结砖坯体中的有效蒸发面积减少,干燥速度逐渐降低。
此外,水分从表面蒸发的速度**过自坯体内部向表面扩散的速度,因此干燥速度受空气的温度、湿度和运动速度影响较小。
3、等速干燥阶段,在此阶段水分大量排出,当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不变时,水分的排出速率近似是恒定的,故称为等速干燥阶段。
此外,水分的蒸发仅发生在坯体的表面上,干燥速度等于水分的蒸发速度,故凡是影响表面蒸发的速度能影响干燥速度。
烧结砖目前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许多建筑工程会选择的耐火材料,它的干燥过程分为以上三个阶段。
陶土烧结砖其实是粘土砖的一种,主要以实心砖为主!是产品不断优化及传统技艺不断升级的产物。陶土砖通常采用优质粘土甚至紫砂陶土高温烧制,以**粘土为主要成分,用石英、长石等为骨料,经过烧结后形成的土建砌墙砖。陶土砖的性质属于低温砖,烧成温度大概在800℃左右,吸水率较高,一般吸水率在8%--10%。
陶土烧结砖是中国几千年来普遍应用的建筑砌墙材料,因其过度消耗的粘土资源,而被国家禁止应用低温烧制的工艺,并用于砌墙体。随着今年工业的进步,新一代的陶土砖,采用高温烧制,并运用现代化辊道窑或隧道窑的工业制造流程,并将其功用改为外墙黏贴,比如劈开砖、陶砖等,也有时候被称为陶土砖。
陶土烧结砖抗冻融特性:
在吸水率达到10%的情况下,瓷质砖在-15℃时冻融三次已经全部冻裂,而陶砖却可以在-45℃的环境下冻融50次不出现裂痕。
陶土烧结砖
1.应为水洗中粗沙,因为能源前提户限,关於烧结砖垫层沙的物理指标就此不作具体规定;
2、必需拥有良好的走水机能,以保证透下来的水能有及时有效地渗透水性基干中。从而这里着重失宜引用掺有钢铁或者石灰的胶结性材料为烧结砖沙垫层;
3、应为半干沙,湿度把持方式为,用手攒捏拌合料成团,松开后当然发散即为及格,干湿有利于平整铺面,递减杨尘和调动垫层的细密度;
4、其它物理机能应切合GB/T 14684-2001《建筑用沙》尺度之规定。